网站首页 本所简介 管理沙龙中国医院排行榜
欢迎进入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网站! 中文版ENGLISH

《中国高端医疗的发展战略和公立医院的角色》—第六十七期沙龙

2022年底,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明确提出,要发展医疗康养服务体系,提供多层次医疗健康服务。在政策放开、需求升级和资本驱动的共同作用下,高端医疗迎来快速发展期。但高端医疗的定义,在中国的发展现状与趋势,为什么公益性的公立医院要入局高端医疗,公立医院与私立医院在高端服务提供中各自的定位等等问题,看似清晰明了,但细思又似乎混沌不清。

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第六十七期沙龙,抛出“中国高端医疗的发展战略和公立医院的角色”这一话题,沙龙成员相聚在上海长海医院,各表观点,各抒己见。

此次沙龙由长海医院廖专院长主持,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薛迪教授、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赵丹丹党委书记、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刘卫东院长担任主题发言。

薛迪:中国高端医疗的发展战略

高端医疗最基本的特征是服务高、技术高、收费高。高端医疗服务可以由公立医院提供,也可以由社会化的医疗机构提供。费用可以由患者自费支付,或者由商业医疗保险,尤其是高端商业医疗保险公司支付。高端医疗保险是指商业保险机构面向高净值或其他高端人群设计推出的产品,保额超出一般的商业保险,保障范围全面、程度高、灵活性强,无需客户先行垫付费用。高端医疗保险为高端医疗服务提供重要的支撑。

日本在2010年就把医疗旅游作为国家的支柱产业之一。以亚洲高收入人群为主要目标,发挥癌症、心血管等疾病的防治优势,建立起以高端体检和治疗为核心的医疗旅游品牌。由政府主导医疗旅游的发展,以内阁为最高的管理机构,联系其他政府部门建立联动管理机制。组建日本卓越医疗法人协会(MEJ),在海外的患者和日本医疗机构之间起到桥梁作用,制定一系列管理制度,并进行行业的规范化运作,对提供旅游医疗服务的中介机构和接收海外病人的医院开展专业认证。完善医疗旅游服务体系:包括建设综合服务平台,完善医疗翻译人才,颁发专门的医疗签证等。

美国针对过高的医疗卫生、不满意的质量和可及性等问题开展了多项针对性改革,但医疗卫生系统的参与者没能形成一个共同的目的,这些改革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因此,医疗卫生改革的唯一途径是改变竞争本质、形成价值竞争。以质量和按绩效支付的探索,大多是考核过程的符合性,而不是结果的获得情况。价值医疗的竞争应聚焦于病人的价值,竞争必须是基于结果;竞争应该以医疗状况的整个医疗卫生服务周期为中心。在这种导向下,医疗保险机构应制定测量提供者和诊疗方案的方法、汇总结果信息,主动支持提供者和诊疗方案的选择。重构医疗保险与医疗机构、参保人的关系,转向为一次发病的诊疗和整个周期的医疗卫生服务进行医疗费用的一次性支付和定价。对医药厂商来说,关注整个医疗卫生服务周期而不是狭隘的产品利用。

美国安德森癌症中心,虽然并不标榜是高端医疗机构,但作为全球最有名的,完全聚焦于癌症医疗保健的机构,是全球高端人群寻求癌症治疗的首选之一。以卓越的癌症研究引领癌症的诊疗服务,能将更新更小损伤的诊疗技术尽早的应用于临床,为病人提供更多的诊疗选择和机会。拥有完整的癌症诊疗服务体系,提供全病程的诊疗服务,提供病人的支持和教育,包括综合互补的疗法,围绕核心医疗业务的病人服务和支持性工作,有精细的专业细分和规范的操作。

新加坡通过分类政府补助、床位管理和严格的医疗质量管理来控制公立医院提供高端医疗服务。香港地区高端医疗服务大部分由私立医院提供,但并不禁止公立医院提供,费用较高、科技含量高及多科协作的专科医疗服务,费用按实际成本和市场因素确定。

国内的高端医疗服务,目前以公立医院开展的涉外医疗和高端医疗为主,非公医疗机构主要以门诊全科服务和专科医院为主。另有政府主导的高端医疗机构代表,如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共同点是都有一定的政策加持,不同之处是总体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高端医疗的需求不同,相关的产业和服务集群效应不同。但两者目前总体的发展都不理想。

中国高端医疗的发展战略不明确。国家引导力度不强、协同性不足。公立医院发展定位不清晰,社会办医与公立医院互补发展的服务体系未形成。高端医疗营销策略薄弱专业人才缺乏。商业医疗保险、高端医疗服务、新技术发展与传播之间未形成合力,国际影响力有待提升。

建议在高端医疗服务的建设上,应当加强战略定位和思考。明确服务人群是旅居国内的外籍人士,国内高净值人群,还是国外病人。明确高端医疗的重点,是高技术还是高服务。明确承接高端医疗的机构以私立为主还是公立为主。明确价格制定方式。

高端医疗有政策层面和市场层面的需求,目前公立医院在规模、资金、设施、人才、社会影响力等方面与社会办医机构相比有巨大的优势。但首先需要明确公立医院开展高端医疗不应当成为公立医院的补偿形式。公立医院开展高端医疗应重在医疗技术的创新,医疗模式的创新应用和推广上。其次公立医院发展高端医疗需要更多的政策支持,包括更多更丰富的商业医疗保险险种、政府政策和监管、定价备案制、创新技术和服务项目医保单议、对有关人员绩效薪酬设计等。

赵丹丹:中国高端医疗发展趋势之相关方的角色

高端医疗由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向高净值人群提供高质量的高端医疗技术。更加注重对服务的形式和辅助内容的开发运营模式。形成标准化、个性化、人性化、全程化的服务过程。

对经营高端医疗的管理者而言,技术专家人才是核心竞争力和门槛。对从事高端医疗服务的医务人员而言,硬件、设备、管理必须高端。对享受高端医疗服务的患者及家属来说,环境、设备、技术、态度要高端。从医疗服务的本性角度来讲,患者好的过程体验和好的医疗结果是判断的标准。

目前公立医院提供的高端医疗服务,以高技术医疗服务提供为特点,因为高技术人才和高新设备基本集中在公立医院,相对的私立医院以提供高品质服务为主。就高端医疗服务的提供来看,公立医院还是占主要的比重,除了人才技术设备优势以外,公立医院的收费定价较低,除住院和门诊诊查费,护理费,床位费四项可以自主定价,其他都只能按医保收费。国家政策限定公立医院的特需医疗比例不超过10%,但按目前上海市级医院的统计情况看,特需床位占比仅有3%。

由于医疗费用不可避免的逐年增长,高端医疗服务的主要支付方必然是商业医疗保险。既往由于我们的医疗信息不对商保共享,商保在产品设计上遇到很大的困难。但高端医疗服务人群的需求很大,商保的增长速度也很快。发展商保是必然的要求和趋势。

高端医疗不应是昂贵医疗的代名词,掌握高技术优势的公立医院,既要服务高净值人群,也要惠及普通民众。高端医疗随着社会保障程度的变化,高端的内涵也会发生变化。高端医疗服务包括高品质服务、高技术服务、高效率服务、高性价比服务,更重要的是高产业推动的服务和高科技贡献的服务。

高水平的服务团队、有特色的服务模式、有持续创新的能力、有持续增长的利润支撑,是公立医院高端医疗发展的四个关键。

刘卫东:高端医疗的发展与展望

与高端医疗对应的基本医疗的概念,是以生命支持为基础,以支付能力为界线。需要理清国际医疗、特需医疗、高端医疗的关系,三者有交集,但又有区别。开展高端医疗的医院必须有大专科特色,具备强大的综合学科能力,有强大的急救能力。拥有精良的医疗设备,有名医名科以及好的学科群,同时能够提供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本人在东方医院、浦南医院和上海国际医学中心有30年高端医疗的从业经历,经历了从单兵作战到组建团队的过程,从中也有较深的经验和体会。包括,政府及行业协会应当完善高端医疗服务的规范和标准。建立由全科医生和专科医生共同参与和管理的诊疗模式。外籍医生、管理团队的母语问诊和服务的重要性。对病人的全程陪同,引导服务,不仅局限于诊疗期间,需要尊重和满足病人在饮食、文化、宗教、风俗等方面的个性化需求,保障全程服务的流畅和舒适。第三方就诊服务平台为患者对接医疗资源提供保障。熟悉保险公司的支付规则和理赔流程,对医疗质量和费用严格把控。医生、医疗辅助人员和保险服务人员有机联合。诊疗服务双通道,处理好特需病人与普通病人的关系。积极拓展国际医疗的院外服务范围,走进和走近外资企业外籍社区。特需医疗服务的学科规划设计,比如上海国际医学中心设有GCP机构,200多位专家多点执业,根据对自身特点和对病人就医需求的分析,目前规划了神经外科学科群,肿瘤学科群,运动损伤与康复学科群,以精准筛查和预防、介入康复为主要的方向。

从医院的角度而言,在高端医疗服务的发展上存在重硬件建设、轻软件培育;重手术、轻急救和内科基础,学科发展极不平衡;非公机构以院外专家多点执业为主等方面的不足。行业缺乏科学规范的标准,价格体系建设尤其薄弱。一方面商保建设亟待加强,另一方面定价需要更多考虑高端医疗成本高,市场为主导的特点。只有进行人事制度改革,取消事业单位编制,让知名专家由单位人走向社会人,才能释放更多生产力。也呼吁未来专家劳务费应当由第三方进行支付。

专题研讨
Q1:目前,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各提供什么样的高端医疗服务,差异是什么?

中国的高端医疗目前肯定是公立医院主导,在过渡时期公立与私立并重。近5年来,上海国际医疗出院人次,公立医院占比71.4%,三四级手术占比71.6%,服务量占主导。但公立医院国际医疗的收入仅占医院总收入的0.33%。

公立医院以高技术的发展推广为核心,主要满足国内高净值人群的高质量医疗服务的需求和个性化的医疗服务需求。公立医院有核心业务、核心能力、核心技术,但是在高质量的辅助服务上,没有合适的环境空间,没有相应的服务流程,没有合适的团队,团队的教育培训也不够。另外公立医院开展高端医疗服务有较多的定价限制,存在一定的政策风险。

私立医院目前规模较小,主要还是从服务上面提供更个性化的、方便的、便捷的高质量服务。私立医院有高质量的辅助服务,但没有核心业务,没有很好的手段留住拥有高端医疗技术的专家团队,靠候鸟式的团队无法做大做强。

高端医疗核心是技术的高端,而不是其他的高端,只要是能提供高端医疗技术的医院,不管姓公姓私,应当都可以提供高端医疗服务。公立和私立医院在高端医疗服务的提供上应当是互补的。

Q2:新技术是否有钱人才能先享受,有没有伦理问题?

一个新技术如果有效、安全且费用又低,那必然很快进入基本医疗保险,纳入基本医疗服务的范畴。对那些尚未普遍应用的创新技术,一方面在安全性或技术层面尚不够成熟,只是作为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案或提供潜在的治疗机会,另一方面因为没有大范围应用,因此费用较高。这一类的新技术,本来就不是基本医疗服务,通过较高的收费向高净值人群进行提供,并不存在公平性的问题。且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而言,高净值人群对社会的贡献较大,应当享有更多的回报,正向循环有利于社会进步,从一般意义上来讲伦理也是支持的。

Q3:上海政府发展和提升高端医疗的核心的目的是什么?是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还是为了提升先进技术,还是要改善上海营商环境?

核心问题两个,一个要解决高技术高水平高引领。第二个是要推动整个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解决中国医药产业0到1的卡脖子问题。

上海政府发展高端医疗,这是做强上海医疗国际品牌,建设国际医学中心城市的应有之义,这是上海今后成为国际化大都市五大中心建设,功能里面要有的发展目标,也是上海未来医疗、保险、旅游三种业态相互赋能,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吸引国际高端人才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的必须要件,按照十二届三次全会市委的要求,发展高端医疗是深化高水平改革和高质量发展重要的保障。

Q4:高端医疗市场发展的趋势,未来服务的提供仍然以公立医院为主导吗?

需要和需求是两个经济学的概念,现在是市场需要很大,但是需求受到支付能力,特别商保发展的制约,还有很大的空间。

目前从医疗服务规模和业务收入占比上,公立医院特需医疗服务的比例还远远没有突破国家规定10%的比例。这块市场是巨大的,还完全没有形成一个比较成熟的或者一个完善的体系。

从长远来看,高端医疗服务应当由私立医院主要承担,公立医院如果要做的话,最多是解决在现有政策下,补偿长期不足的问题,否则公立医院要把高端医院扩大,做成12%甚至20% 30%的话,没有这样一个政治基础和条件,与公立医院的公益性相悖。

Q5:同一家公立医院同时提供高端医疗和基本医疗,是否有矛盾?

一定有矛盾,所以必须在空间和时间上予以区隔。就像初中和高中要分开,是因为初中是国民教育,是基础教育,政府全部投入,而高中是自主教育。是在公立医院里面开展高端医疗,还是应当有独立的执业地点,作为独立的执业单位来运行?

所长之声

1. 高端医疗的定义:相对于基本医疗,以支付为界,高端医疗是非社会保险支付的医疗服务,包括个人支付和其他支付方式。不是根据个人需要,而是根据是否有支付能力,因此一个随着支付能力的变化,高端医疗的内涵是会发生变化的。其次,只要是这个支付能力能够购买的,无论是高技术,还是高服务,由病人决定。

2. 高端医疗服务的四类对象:

1) 国际医疗病人,包括在华外国人及家属的就医,旅游医疗病人,以及赴华就医的病人

2) 商保病人

3) 特需医疗病人,把特需医疗病人和商保病人分开,这是因为国内目前特需医疗的发展是有些异化的问题。

4) 其他个人支付的病人

3. 高端医疗发展的趋势:

1) 高端医疗服务的提供应当以私立医院为主,包括私立营利性的医院。公立医院以提供基本医疗服务为主,把最先进的设备和最高技术的专家为少数的高收入人群服务,肯定是有悖于公立医院公益性的。所以高端医疗服务应当受限提供,一二级医院不允许开展高端医疗服务,三级医院需要严格准入与限定。

2) 高端医疗服务不应当作为公立医院的补偿渠道,对三级医院开展高端医疗服务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在医疗技术和创新上攀高峰,解决卡脖子问题。

3) 目前公立医院主导的高端医疗服务只是一个过渡,正因为现在主导的是公立医院,所以私立医院高端医疗服务的发展也会遇到一定的困难。未来需要有更多的国际大基金来投资举办高水平的私立医院,医生也有在不同类型医院工作的选择空间。

4. 公立医院目前开展高端医疗的条件要求:在硬件空间上需要坚持4个分开,即基本医疗、国际医疗、特需医疗、高端医疗(商保为主)分开。在软件上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专业的管理和服务团队,特别是语言的问题。在便捷舒适、个性化的的服务流程和服务方式上,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5. 医疗服务价格:无论是基本医疗,还是高端医疗,都不能完全放开,需要有政府的合理指导和限价,在价格体系的建立上要向国际学习。

版权声明: 本排行榜的版权属于【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未经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的书面同意,任何网站、媒体、组织和个人均不能转载、引用本排行榜的内容和数据。

沪ICP备2023031494号版权所有 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 保留所有权利 Copyright 2006 fudanmed.com All Right Reserved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医学院路138号
E-mail:institute@fudanmed.com
您是第个访客